高效多孔吸音材料的
吸聲原理為:
多孔吸音材料由纖維組成,
聲音通過介質
振動傳播。當聲波傳播至
多孔吸音材料表面時會引發起孔內的
空氣振動,空氣與固體顆粒間產生相對運動,由于空氣的粘滯性,在微孔內產生相對的粘滯阻力,使振動空氣的動能不斷地轉化為熱能,使聲能衰減,從而達到
降噪的目的。由于多孔吸音材料由超細纖維材料復合加工而成,平時容易脫落,在其表面加一層穿孔鋁扣板內飾無紡布,可使纖維材料不會很快脫落。通過試用,在室內墻面和頂面安裝強吸音材料可降低室內噪聲。自2006年以來,陸續在各個泵房內安裝高效多孔吸音材料后,吸音系數可達0.85,效果非常明顯。
采用變頻調速裝置,可以在降低能耗的同時,降低注水泵機組運行時的
噪聲。新技術的實施大幅度降低了注水泵機組的噪聲。
門窗是聲音傳播的重要媒介,是隔音工作的薄弱環節,普通門窗的
隔音量一般在25dB左右。隔音門是在門扇內形成空腹,在空腹內填入
吸音材料。
隔音門的隔聲量可達5O~55dB。
隔音窗是在窗框和窗扇之間使用密封橡膠條,把兩層玻璃完全分離,從而形成雙層窗以提高
隔音效果,兩塊玻璃的間距不能小于50 film。一般雙層窗可以降低250Hz以下低頻噪聲。在注水泵房安裝
隔音門窗,是
降低噪音的有效手段。
除上述三種方法外,還可以給注水泵機組安裝
隔音罩,以切斷電機和注水泵
噪聲的傳播途徑,據現場實驗,使用隔音罩后,噪聲比平時降低了15%~30%。
為從根本上治理注水泵房噪聲,除上述幾項技術措施外,相關部門還應做到以下幾點:
4.1 噪聲監測工作
有關部門要做好注水泵房的噪聲監測工作,對主要噪聲源進行跟蹤監測和分析,并對機組設備進行測試,根據現場測試的噪聲分析結果及時制訂相應的改進方案。
4.2 加強員工個體防護意識
(1)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工人在噪音污染環境下的自我保護意識,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,要求工人在工作時正確佩戴防噪耳塞等防護用品,盡最大可能降低噪聲帶來的危害。
(2)要求工人除工作時間和特殊情況外,其它時間不要在泵房停留,減少工人與噪音直接接觸的時間。
4.3及時體檢實施崗位輪換制
(1)每年至少為在注水泵站工作的工人進行1-2次體檢,尤其要注重聽力檢查,發現員工有聽力受損的情況,應立即采取有效防護措施,對患有“職業禁忌癥”的員工進行崗位調換。(2)對特殊員工要特殊對待,如孕婦和哺乳期女工,要適當調整她們的工作崗位,對在注水泵崗位工作滿10年的工人,要將其調整至可勝任的其它崗位。